私人飞机的天空在哪里?

 私人飞机的发展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是喜是忧?《国际先驱导报》近日联合新浪网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调查。截止到11月21日零时,有近2000人参加了调查。调查中,针对“你认为中国是否应该大力发展私人飞机?”的问题,49.96%的人选择“应该”。成都的李女士认为:“私人飞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过来,私人飞机发展也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10年前,我们不敢想像中国能拥有这么多的私家车,以及相关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如果那时大力反对,就不会这样。私人飞机和私家车的情况是一样的。”

45.78%的人选择了“不应该”。山西的曹先生说:“私人飞机如果多了,机场停放的问题就会很突出。私人飞机无疑会占用公共航空的停放资源,即使开发新的落地处,也难免存在土地占用问题。”

甘肃的王女士认为:“国家现在提倡节约能源,使用私人飞机无疑会增加能源消耗,这与中国发展的大趋势背道而弛。”

面对“你认为私人飞机的增多对公众心态有怎样影响?”的问题,39.11%的人认为“会刺激一些人的仇富心理”。湖北的夏女士认为,“私人飞机大力发展后必然会取代别墅和车子,成为富人争相攀比的新标志。对公众来说,私人飞机会成为贫富差距的新标志。”

34.27%的被调查者认为私人飞机“会激发更多人的成功意识”。北京的马先生觉得“能够拥有私人飞机更多是个人品味的象征”。他说,“作为年轻人,我愿意尝试新鲜的东西,如果以后私人飞机能够越来越便宜,我也挺想有架私人飞机的。”

私人飞机“刺激”有限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宗君 实习记者吴磊发自北京 本报调查显示: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私人飞机增多会刺激人们的仇富心理。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显洋则有不同看法,他说:“这夸大了私人飞机对公众心态造成的影响。私人飞机无论怎么发展,一定是限制在小范围内的。因为有价格、维修、飞机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种小范围事件不会引起公众心理的强烈反应。”

他解释说,由于公众一般不近距离接触到富豪,他们对奢侈品比如私人飞机的消费并不会让公众产生直观强烈的剥夺感。人们评价自己的处境并不是用绝对的、客观的标准,而是用他与周围人的相互对比来评价的。当人们在与周围的人相比发现自己“吃亏”时,他就会有相对剥夺感,邻家的小汽车更能引起他们的不满。

于显洋认为,私人飞机增多可能会对一些社会竞争失败者或者弱势群体产生较大的心理冲击,但这毕竟不是社会主流。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理解的。他说:“现在人们的想法都比较成熟理智。有些人白手起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无可厚非。人们不会把过多的目光投向私人飞机。”

不过,他也指出:“私人飞机是一种代价很高的奢侈品消费,它本身就有浮夸、炫耀的成分。而商家又通过吸引人眼球的广告强化了它对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意义,刻意强调其与公众的距离,如果继续这样,就会引起公众心态的不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人口学院教授周孝正的看法则是:“关键的问题不在私人飞机本身,而是购买私人飞机的财富的来源是否合法,真正引起民众不满的是通过不法手段致富和露富。”

他认为:“全社会都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只要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产合法,买什么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