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夏秋航季支线机场的经营状况

  (M=Major Hub一线机场, T=Trunk Route Airport 二线机场, R=Regional Airport 三线机场)

 

航线结构

平均客座率

平均单班

乘客数量

收益状况

补贴情况

一线到二线

之间的航线

M-T(点对点)

T1(M)-T2-T3(甩飞)

73.9%

80.9%

100

117

较好

自营

自营

一线和三线之间的航线

M-R(点对点)

M1-M2-R(甩飞)

M1-R-M2(甩飞)

M-R1-R2(甩飞)

68.1%

74.3%

75.2%

70.4%

80

105

100

83

波动

较好

波动

一般

部分为补贴

自营

部分为补贴

补贴

二线到三线之间的航线

T-R(点对点)

M-T-R(甩飞)

M-R-T(甩飞)

T-R1-R2(甩飞)

64.6%

76.4%

73.3%

62.3%

54

104

78

50

波动

较好

一般

较低

部分为补贴

自营

部分为补贴

补贴

(来源:中国民航局统计数据)

  从此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1 按收益由高到低的递减方式,是航空公司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安排航班的基本原则。航空公司的自营航班多为收益好、单班乘客较多的航班。

  (2 甩飞航线的客座率以及收益状况普遍好于点对点航班。由于增加了一个或多个经停点,始发和到达地也就相应增加了至少两个排列组合的方式,对于增加收益,降低航线经营风险的效果明显。

  (3 /二线机场之间航线的客座率与单班乘客数量,比通达三线机场的航线明显高出许多。航空公司经营后一类航线的风险要高于前者。如果没有经济补贴,或其它政治需要,仅从收益角度考虑,航空公司自然倾向于将运力调配到收益更高的航线上。

  (4 收益较低的航线多有补贴支持。尽管如此,客座率偏低、收益波动仍然是许多航班的问题所在。如果没有补贴或其它动因,航班能否维系将成为问题。

  (5 通达三线机场的航线单班乘客人数比一/二线机场之间的航线要少。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甩飞还是点对点形式,三线机场需要的仍然是小型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