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机场的公共性质在民航业多元发展中的地位

  民航业是当今国际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与旅游业发展的发动机。根据国际航空协会(IATA)最新总结航空业对国际经济作出贡献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航空公司每年运送22亿人次旅客;运输的货物价值占国际贸易35%的份额;造就了3200万个就业机会;经济效益是3.5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7.5%。可见,民航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国际上,大多数政府都将机场界定为公共设施并带公共利益性质。2009年,中国民航总局正式实施《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正式明确将机场定位为公共设施。据《新华网》20123月引述中国民用航空局李家祥局长发言的报道:根据2011年统计,全国180多个机场中亏损的有133个,亏了不到20个亿,但是这些机场带动的经济量发展超过2万亿以上,还是划得来的。由此可见,自从国家加大对民航的投入以及机场被定位为公共设施後,机场为中国经济所带来的效益显着。

  澳门国际机场建成于1995年,位处中国南部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中国连系世界各地之间的重要桥梁,过去她曾经是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重要空中客运交通中转站。自从2008年两岸逐步实现直航後,澳门国际机场作为中转站的角色已淡化。虽然机场在近年已实现转型为目的地机场,可是,面对着种种的历史因素、环境转变和先天条件等问题,经营还是遇到不少瓶颈。2011年年底,澳门航空就第二次股权重组召开了特别股东大会,澳门特区政府以7亿(澳门元)全数认购澳航42万新股,由澳航普通股第三大股东变为第二大股东。一般来说,机场的战略定位和市场拓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基地航空公司,即航空公司运力投入的市场选择,此举可见特区政府希望大力发展本地民航业的决心。展望未来,特区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民航业的投入和机场的投资,进一步确立机场的公共性质,随着机场突破局限和业界发展中的资金问题获解决,澳门民航业的未来发展将是前途无限。